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,久久伊伊香蕉网站,亚洲精彩视频在线播放,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幂

<legend id="5j2wt"></legend>
      新聞熱線 0891-6325020

      數(shù)字報系

      移動端
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西藏新聞網(wǎng) > 雪域時評 > 雜感隨筆

      新聞媒體該如何為地方發(fā)展凝聚正能量

      2015年03月21日 12:07    來源: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    記者 楊飛
      分享到:    

          近日,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在與部分中央駐湘新聞單位、省直主要新聞單位負責人的座談會上指出,實現(xiàn)全省人民共同的“小康夢”、“兩型夢”、“崛起夢”,需要全省人民的努力,更需要新聞媒體的加油與鼓勁、反映與呼吁。(5月8日紅網(wǎng))

          無論新聞媒體中的傳統(tǒng)紙媒還是新興網(wǎng)媒,其作為一種輿論傳播工具,都是人們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,是黨和政府的喉舌,在推動經(jīng)濟發(fā)展、引導人們思想、培育社會風尚、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(fā)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。而作為一個文化大省,新聞媒體對湖南的跨越發(fā)展作用更是不言而喻。換句話說,即湖南要實現(xiàn)“小康夢”、“兩型夢”、“崛起夢”,就離不開新聞媒體的鼓與呼。

          大家都知道,近年來湖南的文化建設可圈可點,電視湘軍、文化湘軍、動漫湘軍都曾享譽全國,這其中一個重要因素,就是新聞媒體的持續(xù)“給力”。我們甚至可以說,正是新聞媒體的不斷宣傳,才凝聚了湖南發(fā)展的“正能量”,助力湖南駛?cè)虢?jīng)濟發(fā)展的“快車道”。如今要實現(xiàn)壯麗的湖南“崛起夢”,無疑更應發(fā)揮媒體作用,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,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,以優(yōu)秀的作品鼓舞人,凝聚起湖南發(fā)展的“正能量”。

          當然,在法律與道德底線之上,新聞媒體登什么,報道什么,這是新聞的自由。但提出問題不是目的,解決問題才是關鍵。新聞媒體不能僅僅滿足于對問題的揭露,“過過嘴癮”,關鍵是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有鑒于此,就要求新聞媒體不能只當“評論員”、“評判員”,更重要的是要以主人翁的姿態(tài),積極投身地方改革開放和現(xiàn)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,“出點子,想辦法,同心協(xié)力,減少矛盾,消除矛盾”。

          新聞工作的重點內(nèi)容,說到底就是要讓基層干部群眾唱“主角”。這是因為,新聞是否有可讀性,能否在受眾中產(chǎn)生共鳴,不在于達官貴人的反應,而在于平頭百姓的感受。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要貼近實際、貼近生活、貼近群眾,把新聞筆觸伸向?qū)嵺`土壤,把更多的新聞鏡頭對準基層一線,把更多的宣傳版面留給勞動群眾,拿出真正有深度、有情感、有分量的新聞佳作。

          正如徐守盛所言,“要倍加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良好局面,倍加維護社會和諧穩(wěn)定,像呵護自己的母親那樣呵護湖南的整體形象,像愛護自己的眼睛那樣愛護湖南的安定團結”。如今站在新的起點,面對新的機遇,新聞媒體更應對自己的工作負責,對自己的受眾負責,對自己的使命負責,充分發(fā)揮“宣傳隊”、“播種機”、“發(fā)動機”作用,為實現(xiàn)湖南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展貢獻“正能量”,更為實現(xiàn)民族復興的“中國夢”做出自己的貢獻。

      責任編輯:admin    

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關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(xié)議廣告服務

        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
        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
        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(wǎng)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