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无遮久久精品电影,久久伊伊香蕉网站,亚洲精彩视频在线播放,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幂

<legend id="5j2wt"></legend>
      新聞熱線 0891-6325020

      數(shù)字報系

      移動端
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 > 新聞 > 西藏要聞

      格亞村的路與光

      2025年08月19日 11:16    來源: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    
      分享到:

      霜花還凝結(jié)在窗欞上時,姑父粗糙的手掌已經(jīng)摩挲著皮卡車的方向盤。車燈刺破晨霧,照亮車廂里整齊碼放的牦牛皮毯——這些即將發(fā)往拉薩的貨物,在姑父眼里像極了三十年前他第一次用驢車運送的青稞,帶著格亞村沉甸甸的希望。發(fā)動機的嗡鳴里,我仿佛又聽見了二十年前姑姑踩著結(jié)冰山路時,藏靴與碎石碰撞的細碎聲響。

      這座被雪山與激流環(huán)抱的村莊,曾困在時光的褶皺里。記憶中,通往外界的是條不足半米寬的山道,像條褪色的哈達纏繞在懸崖邊。每到雨季,暴雨將路面沖刷得泥濘不堪,泥漿能沒過膝蓋,村民們背著背簍相互攙扶,在齊腰的野草中艱難跋涉;寒冬時節(jié),狂風卷著冰雪將路面凍成鏡面,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會滑下陡坡。姑姑總在天不亮時系緊牛皮繩,舉著火把往縣城趕。她常說,那時翻越雪山的路走得太苦,腳底的凍瘡年年復發(fā),腳指甲都掉了好幾次。有一年暴雪封山,爺爺帶著全村人用牦牛馱來的牛糞,在山道上堆起指路的火堆。橘紅色的火苗在風雪中明明滅滅,卻成了格亞村人心中永不熄滅的光。那些年,村里的老阿媽們常對著雪山流淚,她們不是害怕路途艱險,而是心疼自家的孩子,小小年紀就要跟著大人翻山越嶺,只為換些生活必需品。

      2008年的春天,挖掘機的轟鳴聲震落了山崖上的積雪。姑父扔掉手中的牧羊鞭,第一個報名加入修路隊。他總說自己的手是握慣了牧鞭的,掄起十字鎬卻比誰都“狠”。我記得那個夏天,他的手掌磨破了七次,鮮血混著泥土結(jié)痂,又在勞作中一次次裂開。深夜收工后,他還要就著油燈翻看筑路手冊,粗糙的手指在泛黃的紙頁上輕輕描畫。有次我去工地送飯,看到姑父和工友們累得直接躺在剛平整好的路基上睡著了,臉上、身上滿是塵土,可嘴角卻還帶著一絲笑意,仿佛在夢里已經(jīng)看到了格亞村通路的模樣。當?shù)谝惠v農(nóng)用三輪車“突突”地開進村子時,全村人都涌到村口。白發(fā)蒼蒼的老阿媽顫巍巍地摸著車身,渾濁的淚水滴在發(fā)燙的引擎蓋上:“這輩子,終于等到‘鐵牦?!W著咱格亞村往前走了……”那一刻,歡呼聲、哭泣聲、鞭炮聲交織在一起,在山谷間久久回蕩。

      路,真的成了格亞村的生命線。姑姑把祖?zhèn)鞯哪镜袷炙嚢嵘想娚唐脚_那天,特意穿上了壓箱底的藏袍。鏡頭前,她布滿老繭的手靈巧地雕刻著吉祥八寶,身后漏風的土坯房早已變成了彩繪斑斕的二層小樓。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戶灑進來,在她眼角的皺紋里流淌。一開始,姑姑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,她戴著老花鏡,一個字一個字地學習如何拍照、上傳商品。遇到不懂的地方,就去請教村里的年輕人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她的直播間漸漸有了人氣。有一次,一位外地的網(wǎng)友在評論區(qū)說,看到姑姑雕刻的作品,仿佛能感受到格亞村的溫度,姑姑激動得一夜沒睡,第二天逢人就說:“咱們格亞村的寶貝,終于能讓更多人看見了!”去年冬天,村里的冷鏈物流中心落成,新鮮的牦牛肉能在48小時內(nèi)直達成都的超市。姑父摸著冷藏車的金屬外殼,聲音有些哽咽:“以前風干牛肉要掛在屋檐下吹一個月,現(xiàn)在的娃娃們,怕是不知道我們當年背著肉走三天山路的滋味了。那時候,為了防止肉被狼叼走,晚上睡覺都要抱著。”

      這些變化,都刻在村民的眼睛里。茶館里,老人們圍坐在太陽能燈下,用智能手機刷著藏語新聞,時不時還會討論國家又出臺了哪些好政策;文化廣場上,年輕人跳著融合現(xiàn)代節(jié)奏的鍋莊,音響的重低音與公路上飛馳的貨車鳴笛交織成新的樂章。最讓人心頭一暖的,是村口的校車停靠點。每天清晨,孩子們背著嶄新的書包蹦跳著上車,書包上的卡通掛件隨著步伐搖晃。他們捧著平板電腦上網(wǎng)課的模樣,和當年我們踩著積雪、凍紅雙手抄筆記的場景,在時光里重疊又分離。記得有一次,我問一個小男孩長大后想做什么,他仰著小臉說:“我要當工程師,修更多更好的路,讓格亞村到北京能一眨眼就到!”

      隨著道路的暢通,格亞村與外界的交流日益頻繁。就像阿東生活超市的出現(xiàn),它成了村里熱鬧的一角。那是一棟樸實的磚房,招牌上除了漢字,還有藏文,傳遞著生活的便利。超市門口,來來往往的村民挑選著煙酒、水果、副食等日常用品。各種廣告貼滿門窗,在陽光下格外醒目。有時,我會看到送貨車停在門口卸貨,一箱箱貨物被搬進搬出,那是外界與格亞村緊密相連的見證。村民們在超市里笑著、聊著,談論著新到的商品,或是分享著自家的新鮮事。這里不僅是購物的場所,更是村民們交流情感、感受時代變化的地方。

      暮色降臨時,我陪著姑姑站在村后的觀景臺。蜿蜒的公路像條銀色的哈達,串起散落山間的藏式新居。太陽能路燈次第亮起,照亮晾曬青稞的場院,照亮堆滿藥材的倉庫,也照亮正在直播的農(nóng)家小院。姑姑指著遠處新建的水電站,眼角閃著光:“你看,那些星星點點的燈,多像咱當年在雪山上堆的牛糞火堆啊?!鄙斤L掠過她斑白的發(fā)梢,帶來遠處傳來的《格桑拉》旋律,那是村里的孩子們在排練節(jié)目。不遠處,姑父正和幾個村民商量著明年擴大牦牛皮毯的生產(chǎn)規(guī)模,他們的笑聲爽朗而堅定。

      曾經(jīng)困住格亞村的雪山,如今成了守護村莊的脊梁;那些浸透汗水與淚水的跋涉,化作了村民眼中不滅的希望。這條承載著幾代人期盼的路,正載著格亞村駛向更遼闊的遠方。而路邊新栽的格?;ǎ诖猴L里綻放出最燦爛的顏色,就如同格亞村人的生活,越過越紅火,越過越有盼頭。(西繞拉姆)


      責任編輯:央宗    

      相關(guān)閱讀

        關(guān)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(xié)議廣告服務

        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,未經(jīng)協(xié)議授權(quán),禁止建立鏡像

        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
        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(wǎng)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