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李杰盛參加車站組織的職業(yè)規(guī)劃大賽。




李杰盛為車站旅客寫福字對聯(lián)。
在林芝市米林火車站站臺上,“95后”客運員李杰盛的身影總是格外忙碌而溫暖。面對南來北往的旅客,他耐心引導著;對旅客提出的問題,他細心解答著。他用真誠的微笑架起雪域高原與八方來客的橋梁。而在遠離喧囂的宿舍里,燈光下鋪開的宣紙、淡雅的墨香,則勾勒出他人生的另一面:一位沉浸于筆墨丹青中的書畫愛好者。
這位來自甘肅的鐵路青年職工,將客運服務的細致周到融入筆鋒的穩(wěn)健中,又將書畫藝術的寧靜致遠帶入繁忙的工作中。在鋼軌延伸的遠方與宣紙鋪展的方寸之間,在服務旅客的熱忱與獨特筆墨的靜謐之中,李杰盛演繹著屬于新時代高原鐵路青年的“雙面人生”——剛柔并濟,相得益彰。
這“雙面人生”的交融,在李杰盛身上并非簡單的角色切換,而是一種深層次的氣質互補與精神共振。作為客運員,他日復一日地服務需求各異的旅客,練就了極強的耐心、敏銳的觀察力和沉穩(wěn)的應變能力。這些在服務中磨礪出的品質,恰恰成為他研習書法最寶貴的財富。
“比如寫毛筆字時一筆一畫都不能馬虎,就像核對旅客信息一樣,容不得半點差錯?!崩罱苁⒔?jīng)常這樣說。當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宿舍時提筆臨帖,凝神于方寸之間,浮躁的心緒便如高原的云霧般漸漸散去。墨香氤氳中,工作的壓力被沉淀、轉化,重新注入內(nèi)心的平和與專注。
這份源自筆墨的寧靜,又反向滋養(yǎng)著李杰盛的客運工作。米林火車站地處旅游熱線,每逢節(jié)假日客流如織,面對焦急的問詢甚至偶爾的抱怨,李杰盛總能保持溫和的態(tài)度,不急不躁。同事們都佩服他:“老李有股子定力,再亂也不慌。”這“定力”,正是數(shù)年如一日伏案書寫所淬煉出的心境。他將練習書法時培養(yǎng)的“心正則筆正”理念,內(nèi)化為“心靜則事順”的工作哲學——唯有內(nèi)心澄澈安寧,才能從容應對紛繁復雜的客運場景,為旅客提供真正舒心的服務。
尤其到了春運時節(jié),李杰盛總會主動請纓,在候車室一角支起一張簡易書桌,鋪上紅紙,調(diào)好墨汁,化身“春運書法家”。他親手書寫的一副副春聯(lián)、一張張“福”字,帶著濃濃的年味和真摯的祝福,遞到南來北往的旅客手中?!捌桨踩缫獠讲礁?,人順家和年年好”“天路飛馳復興號,雪域迎來幸福春……”一句句飽含溫情的吉祥話躍然紙上,既有傳統(tǒng)韻味,又融入高原鐵路特色,引得旅客紛紛駐足、拍照留念。
這樣的場景,在每年春運的米林火車站都會上演。小小的春聯(lián),不僅傳遞著節(jié)日的喜慶,更像是一封封無聲的邀請函,讓遠方的旅人感受到雪域高原的溫度與深情。同事們笑稱他是“最有文化的客運員”,而李杰盛卻說:“我只是想用自己擅長的方式,為匆匆過客添一份暖意。”
李杰盛的這份熱愛也悄然感染著身邊的同事。休息間隙,他常拿出速寫本,捕捉站臺上動人的瞬間:風雪中堅守的同事、復興號與雪域桃花交相輝映的春日景象……這些飽含情感的畫作在車間傳閱,成了大家共同的精神慰藉,林芝車間黨員活動室里還專門展出了他的一幅《高原春風》。下班后,小小的宿舍便成了臨時的“雅集”。鋪開毛氈,架起字帖,幾位青年職工圍坐一起,在李杰盛的指點下執(zhí)筆習字。墨香與笑語交織,讓遠離都市的高原車站充滿了別樣的文化氣息。
如今,堅持書畫創(chuàng)作十余載的李杰盛,早已從當年初學的“入門者”,成長為同事們眼中技藝嫻熟的“李老師”。在米林這片“藥洲”凈土上,李杰盛用溫暖的微笑守護著旅途的溫馨,用無聲的筆墨描繪著心中的詩篇——這位“95后”客運員的“雙面人生”,正是新時代產(chǎn)業(yè)工人精神世界的豐富性與韌性的生動寫照。
在剛與柔的和諧共生中,他以筆墨書寫情懷,以服務詮釋擔當。那穿梭于站臺與宣紙之間的身影,那一抹在高原寒風中遞出的中國紅,正如一朵悄然綻放的格?;?,在平凡崗位上,閃耀著平凡而動人的光芒。
(文/圖 通訊員 格桑央金 記者 張雪芳)
關于我們 丨聯(lián)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(xié)議丨 廣告服務
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(wǎng)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