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幾個月,在獅泉河鎮(zhèn)街頭,無論刮風下雨,還是酷暑嚴寒,總能看到一個瘦削白凈的年輕身影騎著電動車,穿行于大街小巷,往返于工地之間——他就是河北省短期技術援藏干部、阿里地區(qū)住建局項目中心干部趙泓博。
31 歲的趙泓博作為短期技術援藏干部,今年被選派到阿里地區(qū)住建局項目中心,負責監(jiān)督、管理阿里地區(qū)2015年3個標段、286套公租房和2016年阿里行 署、地委、商務局等單位124套公租房的建設。這些項目點多、面廣、分散、工程量大,為了把握好施工的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,他每天騎著電動車巡查工地,風雨無阻、節(jié) 假日無休,晚上還要加班寫材料,把發(fā)現(xiàn)的問題及時向相關部門和領導匯報。自5月6日抵達阿里以來,他沒有休息過一個周末,比本地干部還要操勞。為了不耽誤 工程進度,哪怕是凌晨時分,他也會第一時間趕到現(xiàn)場進行驗收。
除 了日常的工作外,趙泓博由于技術精湛、專業(yè)知識能力強,經(jīng)常被抽調到相關工作組,參與對各縣工程項目質量的巡查監(jiān)管。援藏3個月來,他已經(jīng)先后兩次巡查完 了阿里地區(qū)7個縣,每次行程在4000公里以上,最偏遠、最艱苦的改則縣古姆鄉(xiāng)也留下了他的足跡,共檢查97個在建項目。對在建項目的檢查督導中,他堅持 “一絲不茍、立足長遠,標準從高、要求從嚴”的原則,對不符合要求的“小節(jié)”,提出口頭整改意見;對“大非”,則下發(fā)限期整改通知書,在職責擔當面前,他 就是一塊堅石。
同時,日常工作中,他也注意慎用“硬”手段,多使“軟”辦法,注重為一線建設者們傳授內地先進經(jīng)驗,講解現(xiàn)代工程技術,規(guī)范和提高了在建工程項目的質量,得到各建設項目技術人員的認可。
為 了搶時間、趕進度,每次趙泓博和工作組都披星戴月地趕路,中午不休息,餓了就吃泡面,晚飯要拖到晚上12點后才能吃,胃痛、頭暈等高反如影隨形伴在他左 右。但這些都無法動搖他為阿里奉獻光與熱的激情。最快的一次,他隨工作組僅用時12天,便保質保量地完成了7個縣的巡查工作,得到了各級領導、相關單位和 同志們的一致認可。
學 土木工程出身的趙泓博,把內地先進而嚴格的工程質量管理方法和標準帶入阿里,并用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,贏得了身邊所有人的尊敬,盡管才剛剛30歲出頭,但 “趙老師”“趙專家”的名頭已經(jīng)在阿里工程界傳開了,不少單位和施工隊都來向他請教。因為他的嚴格,有的工程負責人看見他就躲著走,有的人勸他“質量差不 多就行了,不要給大家找麻煩”,他卻說:“我就是來找麻煩的,我的職責、我的良心,要求我必須為自己監(jiān)管的房子和住在房子里的干部群眾負責,質量標準一點 都不能降?!?/p>
為 了給阿里人民蓋好房子,原本斯文白凈的趙泓博在一個個工地的塵和土中,變得黑了、瘦了,甚至在工地上磕傷的膝蓋都沒來得及治療,一瘸一拐地堅持工作已經(jīng)半 個多月了;為了給阿里人民蓋好房子,他犧牲的不僅僅是個人,還有他背后的家庭,原本今年要個孩子的計劃,因為援藏而耽擱了,家里剛買的房子正在裝修,只能 靠著愛人獨自一人邊上班邊完成……
盡管如此,趙泓博從不后悔援藏,他說自己要在有限的援藏時間里,最大程度地發(fā)散出光和熱,改善和提升阿里工程建設質量和水平,盡全力做好傳、幫、帶,為阿里留下一支永遠帶不走的工程監(jiān)管隊伍。
“希望我監(jiān)管完工的房子,能讓每一個住進去的人感覺舒適、滿意,一個個小家好了,我們這個國家就會更美好?!壁w泓博笑著說。
關于我們 丨聯(lián)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(xié)議丨 廣告服務
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(wǎng)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